这是一条长长的古道,弯弯曲曲,从九宫山下的中港古村蜿蜒而上,直通云关古寺。
这是一条朝山之路,是善男信女的精神通道,这里曾日行万众,香客如云涌上。
沧海桑田,时空不再。从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,日渐衰微,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,由于公路连通了九宫,这条古道逐渐被荒草掩盖了,被山土湮没了;那曾经被朝山者踏光了的石阶,现在已经很难找得出完整的几块;那石阶两旁的穿柱石板护栏,现已是倒塌无几......铜鼓白云清秋节,云关古道音尘绝,不知还有几人记起,还有几人从下而上再来翻越重重云关,再来翻阅被尘土覆盖的古道地书?
在现在看来,重走云关古道,不一定是对神仙菩萨顶礼膜拜的冲动;不一定是对古道结构的考究;不一定是敢为人先的设想。而是一种怀古的情愫;一种亲近大自然的向往;一种体力的磨炼;一种意志的锻造!毕竟,云关古道荒芜得太厉害了,挫败得很狼狈了,有的路段没有古道了,就连路引也是断断续续了。
从中港穿过十八潭,沿着山沟而上,哗哗的溪水奔流不息,溪边的小道或是石板,或是鹅卵石;或跳过脚踏石,或走过用树枝串成的小木桥,一路朝上而去,路边有数不清的野花;一路芳香,一路水声,还有山雀在林间跳跃歌唱!
沿着山脊,顺着山窝,跨过山沟,钻进密林,细心寻找路引;时常挑帘远眺,寻找前方的路,尽量不要走错,在这难见天日的密林之中,一旦走错,有可能会迷失方向而夜宿老林。特别是在古道的中间,也就是在半山腰里,多的是竹林,多的是杉树,多的是杂木;竹叶铺满了山坡,掩盖了羊肠小道,走在上面不断打滑,有力用不上,有时只能手脚并用;山沟两旁的杂林和荆棘簇盖着,只能弓着身子钻过去,一路的艰难,不断重复着这些动作。
我用拐杖划开古道上的枯叶,总想一见那传说中的被香客的脚板磨平了的青石板,那凹进去的石板才露出沧桑的容颜;它们的面容像九宫一样古老了,有的露出裂纹,有的缺角断腰,有的错动了位置,有的下滑到山路的边缘。如果古代那些多次走过的人,知道了这条古道成了个样子,一定会很失落的。但毕竟时代不同了,虔诚者也大为减少,谁还能走这样的山路?只有勇士般的驴友,才可一试这里的艰难!
再难寻觅那完整的原始画卷,那数万级青石板砌成的古道,或平铺,或台阶,或转折,或过溪涧,或立茶亭;也再难看到那令人动容的影像,三步一跪,五步一拜,双手合十,垂额点石,一路披红,奔向心中的圣殿云关古寺。一条云关古道,是连接朝代的纽带,是承前启后的通途;一个朝代就是一个绳结,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情结,贯朝穿代、纫忧缀乐,经村过道,缚山衔水。
通山置县千年,是吴楚的边界,鄂赣连山,自然有许多古道。有的是山民的行走之道,有的是南来北往的过客之道,有的是商贸通道,有的是军事要道,只有云关古道,是一条朝拜之道!
自古名山石刻多,九宫山也不例外。云关古寺下面有不少石刻,我们就把它叫作“云关石刻”。九宫山的石刻文化丰富多彩,其中有一座巨石耸立路旁,一边被削去十平方米,相传张道清上九宫山开辟道场,在此被巨石所阻,他挥剑劈开巨石,故名“试剑石”。古诗云:“层崖嗔路障,剑石触锋分”。
“万山”二字镌刻在万山石顶中处,是南宋著名诗人、《千家诗》编者谢枋得所书,他在此赋诗:“万山深处构斯亭,无限峰峦管送迎。愧我品题无妙语,为君题得好山名”。左下刻“曲曲入胜”四字,意为登山神道,回环九曲,而曲曲入胜。中部镌有“拔剑中行”,以上十字皆为行书横刻。剑石下方刻有清代文人金兆仪题刻的“试剑石铭”。云关上方山径右侧,有一石碑“奉劝诸君子——不负初心”,鼓励人们奋力攀登,只要登上九宫,到寺庙拜佛,一切都会得到补偿回报。旁边还有“仙路第一崎”等多处碑刻,上有试心石,下有仙人床。只是,由于维护问题,这些时刻在逐渐模糊。
云关古道,也叫云关隘路,在云关石刻之上,古为香客进山的神路,因其傍崖临涧,常有云雾迷漫,故留下了“万壑风涛撼古松,白云未散碧云封”和“穿云几度达云关”的古诗句。这条朝山古道沿途奇石耸峙,形成天然有趣的“虎头、石猴、雄狮、观音”等胜景。宋代道人懒掘咏怀:“行行行至老山腰,足踏云关万虑消”。古代有许多拜佛拜道者,都是从这条古道上山,年年月月,朝朝代代连绵不绝。上山朝拜者三步一拜五步一跪显出特有的虔诚,求官求财求子女求平安是他们各自的情怀,九宫山的山水草木在他们看来好像都有禅的隐意、佛的悲悯。
千年古道上云关,魂牵梦绕几回还。
云关古道承载了九宫山宗教的发展史,云关石刻涵括了九宫山的人文情怀,展示了九宫千年沉重的形变神异、一脉相承的脉络,有着极高的文献史料价值。吴楚大战、九王子上山、张道清开辟道场、岳飞过吴楚雄关、林启容毁道观、彭德怀激战一天门,无不是从这条古道通过。无论是达官贵人的祭祀之举,还是平民百姓的朝山之愿;无论是文人墨客对九宫山水的吟唱,还是樵夫农人对白云苍狗的释怀;云关古道,一一走过,细细记载,多多留愿。这些摩崖石刻,或托物咏志,或题景留名,或赞九宫拔地通天之雄,神仙菩萨的纽带,充实云关古道的内涵,丰富了大美九宫的故事。
线 路
从中港村境内的九宫十八潭开始徒步,走古道到云关古寺,全程约10公里。
强度:中上,需路餐。
线路图中的绿色线路为古道,棕色线路为公路。
Ps:各位热爱户外的游侠们,通山自然风光十分秀美,境内山体重峦叠嶂,古道众多,对于路线不熟悉的请到当地寻求向导带路,以确保出行安全!
(本文转自摄影/撰文雪雁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