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 >>正文

九宫山瑞庆宫简介

来源:蔡亚廷新浪博客 时间:2015-05-08

    九宫山的名字游来有二种说法1、九宫山的山形酷似九宫八卦而得名九宫山;2、在南陈时期晋安王陈伯恭〈字彦一〉兄弟九人在此山建九座修道宫观,故名九宫。

 

    九宫山道教历史

 

    九宫山早在殷商时期就有道人在山中修行,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活动开始逐渐增加,南陈有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座宫殿,唐代友桃姚二仙修仙,现在还有遗有桃姚洞,为桃姚二仙修炼之所。宋朝就更为频繁了,但是都没有形成气候,尤其到了南宋时期道教活动达到了鼎盛时期,这得益于南宋高道——张道清真人,张道清真人道法高深在九宫山开辟道场,大兴土木营造宫殿,创立道教玄门御制派——喻为九宫山开山道祖,使九宫山道场成为南宋、元朝、明朝、清朝时期的皇家道场,位列全国五大道场之一。1187年张道清真人在九宫山亲手创建钦天观,盛极一时,钦天观是瑞庆宫的前身,1204年南宋宁宗皇帝赐钦天观更名为钦天瑞庆宫,九宫山和张道清真人声闻更是日远;“江之东西,湖之南北,两淮、襄汉遮士,不远千里,感转乞灵,登山朝贺”,“朝谒者众,日达万人”。

 

 

 

    瑞庆宫殿堂

    进门首先来到的是灵宫殿,中间供奉的是灵官神。他为民除暴安良,誉为正义之神,被奉为道教护法神灵供在前殿(全称:都天纠察王灵官),两边的是东方青龙大帝与西方白虎大帝,是四向之神,镇守东方与西方,各宝一方平安。古代青龙与白虎为帝王家的守护神。因为九宫山在古代是属于皇家道场,在古代没有皇帝敕封的庙宇是不供奉青龙白虎的。

    前行,迎面的石壁上饰以道教最标志性的太极八卦图。左行,石壁上的是“五龙捧圣”图案,它们是按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方位排列,中间那个龙头口中含有龙珠,龙珠是吉祥富贵的象征。继续往前走,上台阶,这平台是唐代陶、姚二仙遗迹“平壶台”,此地原为桃姚二仙练功汇讲之地。

    真君石殿,始建于1207年,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,真君石殿为南宋宁宗皇帝御赐建筑,原为花岗岩六方九层建筑,如今只剩下三层了。石檐翘峙,铜门铁瓦,上压重达千斤的葫芦形铁顶,雕刻粗犷、古朴,所以至今未毁。它是用来供奉张道清真人真身之所在。所以要求石殿构造特别严密。张道清真人在先后受南宋、元、明、清等历代皇帝降诏加封,先后有“圣旨”17道。

    张道清真人的真身为何能在真君石殿里供奉648年而不腐,这是不是不解之迷咧!在外人看可能是一个奇迹,在我们看着其实再简单不过了,因为张道清真人修炼的是道教长生久视的神仙之道,身体自然不同于平常人了,再加上这里是九宫山风水宝地,所以有保持不腐的能力。1855年太平军将领林启容率兵到九宫山,因宗教信仰不同,彻底毁坏了九宫山道观,焚烧宫宇,砸毁张道清真人的真身。因此,殿内现在供奉的张道清真人祖师的塑像,藏有道经文物。张道清真人可是九宫山一位百求百应,不厌其烦的仙长。现在大家可以进去参拜上香。

    石殿内有宁宗皇帝敕给瑞庆宫的一块刻有“钦天瑞庆宫”的五龙牌匾,出殿右边的这块断匾“敕建钦天瑞庆宫”几个大字是康熙皇帝手书的。瑞庆宫是九座行宫中的一个主宫,它的遗址在前门处。而左前方的这块大匾上的 “万寿宫”三个大字则是由乾隆皇帝手书的。在三个大字上,聪明的工匠把当时乾隆手书“万寿宫”序,用小字套刻进三个大字里,为什么呢?如果把序刻在前面有失美观,刻在后面犯上,可要杀头的哟!它旁连的这些石雕石刻则是宋元明清代的作品,铁棱角重三百斤,是九宫山道士练功用的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  妙应殿

    真牧堂是供奉张道清真人真身的地方,妙应殿是张道清真的道场,妙应殿供奉是玄门御制派几位祖师,张道清真人圣号“太平护国真牧妙应普兴宏道真君”。扬宗华真人被封为“灵宝大师”,嘉定八年又赠“洞灵先生”,121岁坐化,王宗成真人受赠“妙观大师”后赐“宁国护圣先生”。王妙坚元君是一位的女性道人,以九宫医道而闻名。陈致虚仙师以九宫道教丹学著称。

 

    三清殿

    三清是指道教最高尊神的合称,即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。三清在道教神仙谱系中处于“神中之神”的至尊地位,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灵。

四御——就是在道教尊神中地位仅次于“三清”的四位天帝——“四御”。他们是昊天至尊玉皇大帝——万神之主、中天紫微北极大帝——万星之主、勾陈上宫天皇大帝—

—万天之主、后土皇地祇万地之主。

 

    财神殿­

    财神殿供奉的是五方财神,中间的是武财神赵公明元帅,两边的分别是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、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、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、北路财神利市仙官

姚少司。拜五路财神,就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。

 

 

 

    ·道教礼仪

 

   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,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,道教也继承中国古代的诸多礼仪。道教的礼仪内容,小到日常称呼,大到出入行走。凡事都有一定的礼仪,同

时,一个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礼仪风范也是其道德修养的体现。今见诸多善士进宫观之门礼敬诸真、祈福或有应或无应,究其源并非神明不佑,实乃举止有不意之亵,当慎

之,方敬悦于诸神,加之虔诚之礼,可得神庇佑矣!

 

 

    ·进庙门有讲究


  善信、游人进庙门,切不可衣冠不整,褊袒衣衫。还应尽量走两边,走右边门先迈右脚,走左边门先迈左脚,切不可跨中间门槛,更不可站在或坐在门槛上,忌讳喧哗妄

为,那是对神明的大不敬.

 

    ·跪拜礼圣的规范动作


    游人,香客先要将身上背的,手里提的包放在拜垫旁边,然后在神像前左、右两边的蒲团后端立,默祷所祈之事意,然后三礼九叩。(三礼九叩是一礼三叩,即跪下后磕三

个头,重复三次。)

 

    ·上香的规矩


   游人,香客烧香,点香时不能用口吹,应按中左右的顺序依次在香炉里插三根香,称谓“三宝香”。香要插端正,不论男女,皆宜左手上香为敬,右手上香乃不敬也。

   

    ·举止有礼


    在宫观中见到道人, 对道人的称呼,都应尊称为“道长”、“师父”,道长也会以拱手还礼。经坛法器,香案蜡烛,供品不可随意乱动。

 

    ·道教三不问

    一不问寿,二不言俗事,三不拉家常籍贯。出家之人因为看透种种繁杂之事对人产生的烦恼,令人智昏,故出家以求清静,若再问俗家六亲锁事,重提烦恼,犯了出家人的忌讳。

 

 

 

    ·道教基本常识

    修道的目的;是人经过自身修道而达到的长生久视的神仙之道,已达到度己度人的目的。这就是道家讲的是仙道贵生、无量度人。修道的宗旨是讲究;道法自然、清静无为、尊道贵德等等……

    道教的重要思想承负观念:

    道教讲“承负”即“因果”更胜于因果也。意思是前辈行善,今人得福;今人行恶,后辈受祸。因为有“承负”,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贯行善,但却经常得祸;有的人一直行恶,但却经常得福。道教认为,这是由于“承负”使人蒙受的。即本人如果造恶,子孙就会得祸;本人如果行善,子孙就会得福。同样,本人的命运是在为祖先承担后果,祖先如果造恶,本人就会得祸;祖先如果行善,本人就会得福。就如同祖辈积财,后辈享受,祖辈欠债,后辈还钱一样。所谓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”,即是这种理论。 “承负”的观念,能完整的链接个人与社会的互动,自身与他人之间的约束,因为,造作恶行所承担的后果不仅仅是自己而会危及后人,这样就会少了许多“一了百了”的错误思想,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进是会起到长足的进步的,所以在现今社会问题中,“承负”说是对道德状况加强及改进的更有效的思想认知。

 

 

    尊道贵德——道教之所以尊道,因为“道”是道教徒信仰的主体,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“道”为核心的,道的尊高和伟大,其最高体现就是“德”,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,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。

(编辑 蔡历源  摄影 陈良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