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 >>正文

茶人老曹 ·「一生事茶」

来源:畅游通山 时间:2015-05-26

【大人物】茶人老曹 ·「一生事茶」 

 

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。这是他们的时代。

他们,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,扎根土地,用良心与责任重建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信任;

他们,在机械文明快速发展的社会,坚守技艺,用双手和信念与依赖资本的流水线大生产抗衡;

他们,在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时代,传承经典,用灵魂与智慧延续中华民族古老而不朽的文明;

他们,只是千万万中华儿女中的一个,平凡而质朴,却对这土地爱得深沉。

 

ˇ

ˇ

日长何所事,

茗碗自赍持。

料得南窗下,

清风满鬓丝。

(诗/唐寅)

 

 

 

 

    冷水坪茶山,是可以净化心灵的地方。

    如茶一样清甜悠长。

    到达冷水坪茶山的时候还是早晨,不凉不燥,天气正好。

    山间宁静祥和,空气有种说不出的清新味道。

    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不断深入,随便一处,如烟如梦,似乎时光都开始变慢,像极了生活在一幅写意国画里,宁静致远,不知道是世人遗忘了这里,还是这里遗忘了世界

 

 

 

    采访之前,简单地了解了一些种茶人曹可俊老先生的信息。

    生于1954年,汉族人,早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(现浙江大学)茶学系,是一位高级农艺师,现为通山县九宫山有机茶基地董事长。提起董事长这个称呼,曹老先生频频摆手,说,我只是个种茶的,你们叫我老曹,老曹。

    老曹年过六旬,依然精神矍铄,脸上一直挂着暖心的笑,平和易处。

 

 

 

    茶山的生态环境好,茶树没经过人为处理,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,这种混生正是九宫云雾茶香气独特的源泉之一。茶农三三两两散在茶园采茶,有说有笑,这或许是一天里茶园最热闹的时候了吧。对于茶农而言,茶体现在他们生活的众多细枝末节里,劳作、饮用、闲聊、寄托。自然而然,毫无做作。

    老曹说在这里生活久了,平静就是一种心灵的满足和幸福。

 

 

 

ˇ

ˇ

“何为茶人?”

爱茶、制茶、传茶。

    开荒种茶

    通山县种茶历史悠久,可以追溯到隋唐,历史均有记载。这里青山百里,古木森森;这里山明水净,自然资源丰富,远离城市工业污染;这里在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也受地理条件制约,深山幽僻,山高路远而交通不便,不易对外出售,好茶无缘出深山。

 

 

 

    老曹意识到这一点,对茶的热爱让他在晚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,在1993年,老曹丢掉“铁饭碗”,变卖在县城一栋住房,并向亲友借钱作为前期开发茶叶基地投资,申请去通山县上王山的荒郊野岭,承包荒山荒地开始种茶。只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,将这深山的茶,带给更多的人品尝。开荒、修路、通电、开垦茶叶山地,一系列的艰难繁琐在他近乎执着的坚持中逐渐明朗起来,最终创办了九宫山有机茶基地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  研制新茶

    野甜茶的发现与研制开发,对爱茶的老曹来说,无疑又是一个惊喜。

    2005年,老曹开始着手高山新茶品种的培育和加工。数百次的刻苦攻研,反复试验,终于研制出具有独家特色的九宫山野甜茶。经过国内外科研机构上百次反复试验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。

    “九宫山”系列茶产品已经销往湖北周边19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并通过经销商转销出口到美国、日本等国家。通山九宫山有机茶基地的规模在逐渐扩大。

 

 

 

ˇ

ˇ

    几十载光阴打马而过

    他带给我们一个充满茶香的世界

    老曹的一生都是在跟茶打交道,对茶拥有一份特殊的情感。

    每一片嫩芽,都是无法言喻的珍宝。谈起茶园一派郁郁葱葱,老曹既高兴又骄傲,笑得像个孩子。他给我们每人泡上一杯新茶,顿时清香四溢。每一杯茶,都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等待,从孕育到发芽,从茁壮到采摘,从沉寂到复活于水中,千回百转。茶人不敢怠慢一叶新芽,仿佛那就是他们的全世界。

 

    手工 · 炒茶

 

 

    生锅:主要起杀青作用。炒时要转得快,用力匀,不断翻转抖扬,使水气及时散发,炒约3~5分钟,叶质柔软,叶色暗绿,即可扫入第二锅内。

 

 

 

    二青锅(初步揉条):锅温稍低于生锅,炒法与生锅基本相同,但用力要大,转圈也要大,起着揉条作用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  熟锅:熟锅是进一步做成细条,锅温130~150℃,方法与二锅基本相同,旋转搓揉,使叶子吞吐在竹丝炒把间,谓之“钻把子”。待炒至条索紧细,发出茶香,约三四成干,即可出锅。

 

 

 

ˇ

ˇ

    老曹早年学茶,中年管茶种茶,

    茶对于他来说,就是生活。

 

 

ˇ

ˇ

ˇ

    一捧新绿,一腔茶情。

    曹可俊一生事茶,

    因为懂茶爱茶,对每一片鲜叶都至诚至真,

    只为将每一叶新芽都炒制成茶中臻品。

    深居野山之中,与茶树为伴。

    几十载的专注与传承,是他质朴而诚恳的态度。

 

(本文章转自畅游通山微信公众号 撰文阿拉丁&大人物